数十载辛勤耕耘,构建了集行业服务、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企业,全程参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铁路装备的研发、制造、创新,在中国铁路装备从绿皮车到“复兴号”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创新方向阔步前进。
机车车辆研究所(简称“机辆所”)创建于1955年,是铁路行业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机车车辆领域的多专业综合性研发机构,主要承担机车车辆整车试验、性能试验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同时开展行业服务,承担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企业标准归口和动车组、机车、客车维修资质审查工作。依托机辆所建立中国铁路动车组技术中心,承担动车组从设计方案到试验验证到产品检修运用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工作。

机车车辆研究所
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纵横机电”),于1988年在北京市海淀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是铁路行业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机车车辆关键子系统供应商,建立了牵引、制动、网络、安全四大产业化平台,形成适用于高速动车组、城际列车、大功率机车、客车、货车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不同车型、不同速度等级的系列化产品。2014年,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天津武清开发区注册成立,主要致力于关键装备制造与检修、新材料研发制造等。

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展足迹
1955年
1月,铁道部铁道研究所机务研究组成立,全组工作人员仅38人,来自铁道部、大连铁道研究分所等。
1956年
6月,机务研究组分成3个研究组,即内燃及蒸汽机车研究组、车辆及制动研究组和电气化铁道研究组。
1958年
2月,铁科院内各研究组改称研究所,内燃及蒸汽机车研究组与车辆及制动研究组合并成机车车辆研究所;8月,电气化铁道研究室并入机辆所。

原苏联专家在机辆所支援指导
1973年
机辆所设所办公室、柴油机研究室、热力机车研究室、电力机车研究室、电气化铁道供电研究室、车辆研究室、制动研究室、机车动力学强度研究室、环行铁道管理段、仪表资料室。

东方红II型15号援坦赞内燃机车试验
1984年
4月,机辆所组建了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车车辆检验站。
1988年
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成立了“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

在环行线进行旅客列车扩编试验
1995年
8月,铁道部机车车辆大修规程管理研究室成立。

大秦线万吨试验
2000年
9月,院属中试基地(制动产品生产部分)划归机辆所,成为机辆所生产制造部。
2002年
1月,随着铁科院转企改制,机辆所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
2004—2005年
先后与德国克诺尔(Knorr-Bremse)、德国西门子(SIEMENS)建立技术合作关系。
2007年
9月,在中关村高新产业基地建立永丰科技创新基地,并于2008年11月、2014年9月,完成一期和二期搬迁,永丰基地占地51.15亩,成为机辆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化生产基地。

京沪高铁486.1km/h冲高试验
2014年
11月,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天津武清开发区注册成立。一期工程于2016年竣工,三期工程于2018年竣工,并于2019年5月,完成北京永丰基地向天津武清基地的部分产能转移。
2016年
2月,纵横机电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合资公司“天津纵西牵引电机有限公司”。
2017年
8月,依托机辆所成立“中国铁路动车组技术中心”。
2018年
11月,随着铁科院公司制改制的全面推进,纵横机电完成改制并更名为“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铸梦“复兴号”
百年中国铁路史,“复兴号”所代表的中国高铁是这段发展史上亮丽的一笔。以习近平总书记“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复兴号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的重要指示为动力,围绕国铁集团复兴号品牌战略,技术牵头研制复兴号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开展技术条件和技术方案设计,实现了制动、牵引、网络控制、安全监测核心产品的全面自主化,形成了完整的标准体系,为复兴号系列动车组的批量运用奠定坚实基础。
2012年
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铁科院技术牵头,行业优势单位广泛参与,启动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

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在环行铁道试验基地开展试验
2015年
6月,两列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在环行铁道试验基地正式开展试验;11月,机辆所试验团队执行中国标准动车组时速385公里运行试验。

机辆所试验团队执行运行试验
2016年
7月,机辆所试验团队执行中国标准动车组时速420公里交会试验任务。

中国标准动车组时速420公里交会试验
2017年
6月,中国标准动车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双向首发,装载有纵横机电的制动、牵引、网络控制系统及失稳检测装置,上线载客运营。此前,为保障“复兴号”批量上线运营需求和生产交付任务,纵横机电打响“标动百日攻坚大会战”,全力以赴保障生产一线连续生产。

复兴号驰骋在京广高铁上
2019年
全面发挥整车技术牵头作用,在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时速250公里、时速160公里、长编组等系列化复兴号动车组研制进程中,组织开展项目策划、技术条件编制、技术方案确定、样车及关键子系统研制、试验验证及运用考核、运营技术保障等工作。

复兴号动车组“家族”
科技创新
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近十余年来,机辆所/纵横机电先后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铁集团及铁科院科研项目465项。
● 众多科技创新成果,熠熠生辉●
高速列车成套技术与装备 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总体技术方案研究及整车试验验
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制动、牵引、网络和安全系统研制及产业化 动车组及和谐型机车修程修制体系优化研究
动车组转向架运行安全状态跟踪及检修优化研究 大秦线3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试验研究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 城轨列车制动系统研制及产业化推广
高速动车组远程故障诊断及地面复示系统研制和应用  动车组检修技术及应用研究
自1980年以来:
 荣获国家发明和科技进步奖37项  荣获省部级奖156项
 申请专利372项  获得软件著作权56项
 归口国铁集团技术标准项目151项  已有88项技术标准发布实施

试验检验
拥有一支百余人的专业试验检验团队,针对铁路机车车辆和城轨地铁车辆整车产品,在牵引制动、轮轨关系和牵引供电性能、空气动力学及振动噪声等相关科学研究和试验检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试验方法,围绕高速铁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开展了车辆动力学性能、列车空气动力学性能、供变电系统、接触网系统等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检验工作。
近年来参与了近3.5万公里新建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工作,拓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前安全评估市场。团队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同时也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参与了出口整车产品的性能检测。

郑徐高铁综合试验现场

大秦线3 万吨组合列车综合试验
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国际铁路联盟(UIC)
主持和参与制动(SET7)、数据与通讯(SET8)和牵引(SET11)专家工作组的23项标准制修订工作。其中SET8和SET11工作组的组长均由机辆所专家担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机辆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机车车辆(SC2)分委员会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组织管理ISO/TC269的14项制修订标准项目的国内技术对口工作。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参与IEC 62236:2018、IEC 62846、IEC/TC9/MT62499的3项国际标准制修订。
产业化发展
永丰科技创新基地
纵横机电位于永丰科技创新基地一期及二期,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永丰科技创新基地重点承担轨道交通移动装备的制动、牵引、网络、安全关键子系统的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生产工作,逐步建立起具有高端工艺设备、科学现场布局、先进生产管理的生产制造体系。以订单为龙头,构建了培育供应链、组装测试、系统集成的管理型生产制造模式。

永丰科技创新基地一期

复兴号辅助变流器生产线
武清科技创新基地
铁科纵横(天津)坐落在天津市武清开发区,占地面积193亩,位于铁科院集团公司轨道交通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的一期和三期。
武清科技创新基地主要开展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装备制造与检修,以及高分子材料、摩擦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制造等。

武清产业基地厂区

铁科纵横(天津)生产车间
实验室建设
基于产品研发和试验验证需求,全面打造行业领先的面向不同专业、不同环境条件、不同产品级别的全维度产品试验平台,搭建轨道交通机车车辆从元件、部件、系统、软件到装车测试的产品全流程试验验证环境。

高速动车组交流传动实验室

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实验室

500KM/H 1:1制动动力试验台
2018年成为亚洲首个获得UIC认证的制动动力试验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微机控制模拟直通制动系统试验台

高速动车组控制系统综合试验平台

安全监测系统实验室
 人才培养  
明星团队
系列化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总体技术及核心系统研发创新团队

承担系列化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技术牵头工作,组织制定整车及系统技术规范、协调落实设计方案和生产制造、统一策划并组织开展综合科学试验,自主研制了复兴号制动、牵引和网络控制系统及失稳检测装置。
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关键子系统研制团队

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支撑计划“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关键子系统研制任务,完成了时速400公里多制式牵引辅助变流器的研制及装车,开展制动和网络系统研制。
重载综合试验研究团队

完成了我国主要重载运输通道不同编组的各项综合试验任务,完成了我国铁路重载历史上首次3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运行试验任务,是铁路重载货车装备新技术和重载列车运行试验研究的主力军。
动车组及和谐型机车修程修制改革团队

承担了动车组及和谐型机车整车及重要部件修程修制优化研究工作,为修程修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知名专家
黄强

曾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铁路专业技术带头人,铁科院集团公司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重载、提速、高速领域的机车车辆研究工作。
王悦明

曾任铁科院集团公司首席研究员,车辆动力学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铁道车辆试验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
赵红卫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委委员,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铁科院集团公司首席研究员,复兴号动车组总体技术专家组成员及网络控制系统专业领军人才,长期从事高铁动车组整车控制逻辑研究和网络系统自主研发。
陆阳

铁路专业技术带头人,铁科院集团公司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电力机车及电动车组性能试验研究、测试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工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机辆所/纵横机电将立足轨道交通移动装备领域,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铁科院集团公司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骨干、攻坚克难的尖兵、产业化发展的平台作用,为中国铁路行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