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以下简称“基础所”)在铁路基础设施检测领域已成为全路高速铁路综合检测、专业检测的行业管理者和技术引领者,在运营检测行业服务、检测技术研发、基础设施状态评价等领域成果丰硕,为我国铁路持续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保障。

检测中心受国铁集团委托,代表国铁集团统筹管理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业务,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国铁集团基础设施检测、新建铁路联调联试等工作,提出基础设施检测标准建议,监督、检查、评价国铁集团所属企业基础设施检测工作。

基础所作为集团公司所属研究所,主要承担铁路基础设施运营检测、新建铁路联调联试、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技术研发、铁路基础设施状态评估技术研究等工作,并拥有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成果转化平台。
发展历程
1991年
7月,成立“铁道部工务设备检测中心”,由铁道建筑研究所代管。
1999年
3月,成立“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由铁科院管理。
2001年
2001年4月和2002年10月,铁科院两次对检测业务进行整合,先后将金化所探伤车部和铁建所轨道检测技术事业部并入检测中心。
2003年
3月,成立“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2007年
随铁道科学研究院冠名“中国”,基础所更名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2015年
3月,“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变更为“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中心”。
2018年
3月,随着铁科院公司制改制的全面推进,基础所完成改制并更名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2018年
5月,随着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建立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业务市场化运行机制工作的推进,明确检测中心按非法人分支机构运作,由铁科院管理。

12月12日检测中心挂牌成立
2019年
7月,“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中心”更名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中心”。
基础设施运营检测

基础设施全寿命检测流程

检测中心在国铁集团工电部指导下,统筹协调主要基础设施检测任务和检测资源,组织开展运营铁路轨道、接触网、通信、信号等的动态检测以及铁路重要桥梁、隧道、路基的检测工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检测数据归集管理分析、质量评估和趋势分析,为国铁集团及所属企业提供相关技术信息和工作建议。

基础所受检测中心委托实施全国高速铁路综合检测,普速铁路轨道、接触网、通信、信号等的动态周期检测以及铁路重要桥梁、隧道、路基和钢轨探伤的检测工作,为检测中心组织开展的基础设施检测工作提供检测能力和技术支撑。

自2008年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至今,检测中心(基础所)共完成高铁综合检测里程1100多万公里,普速繁忙干线和干线轨道检测1300多万公里,电务、接触网、钢轨探伤、隧道和路基检测约150万公里,为铁路运营安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联调联试


检测中心在国铁集团工管中心指导下,组织开展新建铁路联调联试、动态检测及运行试验相关测试工作;参与运营高速铁路更新改造、设备大修等施工后相关系统的检测工作。2019年依托铁科院集团公司机辆、铁建、通号、运经、电子、环保、基础、信息和研发等单位组织完成了京张、京雄、商合杭等22条5200公里新建高速铁路的联调联试工作。

京张高铁综合检测车
基础所在检测中心的指导下,牵头承担铁科院集团公司的联调联试组织协调和测试工作,负责新建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的全过程组织管理实施以及轨道、接触网、轨旁信号设备等测试,及承担运营高速铁路标准线建设组织实施和相关测试工作。截至2019年底,基础所已先后完成了京津、京广、京沪、哈大、京张、京雄等113条(段)3.5万余公里的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检测任务,为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检测行业技术管理

检测中心负责提出基础设施检测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建议,组织开展基础设施检测系统和装备的技术创新、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状态评价体系研究;负责国铁集团所属企业基础设施检测机构技术监督评价,主要包括动态检测设备评定、检测人员培训及合格认定,铁路桥梁检定评估机构技术等级评审和日常监督管理,以及配合国铁集团工电部开展全路各专业检查车运用管理、评比检查等技术监督工作。
科技创新
随着既有线提速、高原铁路、重载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在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其中主持的“高速铁路关键基础设施综合检测及评估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速铁路关键基础设施综合检测及评估技术

CRH380AJ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CRH380BJ-0301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2012年,基础所依托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最高试验速度400kmh高速检测列车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立足自主开发和原始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突破高速激光检测、精确时空同步定位、海量检测数据管理分析、车辆轨道接触网系统状态综合评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400公里高速综合检测及评估成套技术,在检测速度、功能、技术指标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首次实现了385kmh速度下高速铁路毫米级轨道长波不平顺的实时测量、高速检测列车1m的里程定位精度;自主研制了基于惯性基准、激光摄像和三维时变应力测量技术的轨道不平顺动态特性检测系统,打破了国外高速轨道检测技术封锁,填补了350kmh及以上高速轨道检测技术的空白。


首创接触网定位器坡度动态实时精确测量技术(±0.5°),突破多年未解决的国际技术难题;自主研制了高速弓网非接触测量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首次提出综合评判车辆轨道系统状态和中国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谱等理论,形成一套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状态分析评估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车辆轨道系统状态综合评价的国际难题,填补了我国铁路长期缺乏轨道谱的空白。
综合巡检技术

首次研制了可对铁路工电供主要固定基础设施外观状态进行同步动态自动化巡检和典型缺陷智能识别的大型装备,最高运行速度160kmh。综合巡检车作为我国铁路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果之一,其成功研制填补了基础设施外观状态大型综合巡检装备的空白,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高速检测列车综合系统和集成技术

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RH5J-0501)
2006年下半年,“综合检测列车系统集成”专项工作正式启动,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现CRH5J-0501)中综合系统是基础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具有统一发布列车速度、时钟、里程、视频信息,和对检测数据进行集中存储管理、综合显示、联动查询、回放、历史数据对比、自诊断的功能,真正实现了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高速运行状态下的综合检测、综合显示、综合分析和综合输出的功能。
高速检测列车前期技术研究
2005至2007年,先后主持了“客运专线综合检测列车设计方案及技术条件的研究”、“客运专线综合检测技术装备应用及再创新研究”和“综合检测列车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三个白皮书项目,为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系统集成做了充分的前期技术储备。

2007年,为开展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综合检测,基础所、机辆所、通号所等单位以CRH2A动车组为平台,共同研制了我国第一列“时速200公里CRH2-010A综合检测列车”(现CRH2A-2010)。此综合检测列车的各专业检测系统均自主研发,为后续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研制打下了直接基础。

2008年3月,基础所、机辆所、通号所等单位为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行专门研制了“时速300公里的CRH2-061C综合检测列车”(现CRH2C-2061),加装了轨道、通信、信号、接触网、动力学检测系统和网络视频监视等系统。
成果转化
基础所在综合检测列车、轨道检测、接触网检测、信号检测、钢轨探伤、综合巡检、隧道衬砌检测、数据管理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国铁、城市轨道、地方铁路等市场领域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在综合检测列车系统集成、轨检车、工务巡检系统方面已经形成市场优势地位;在接触网、信号检测系统以及工务养修管理分析系统方面大力开拓市场;精确定位系统覆盖全部高铁线路。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截至2019年12月,已成功转化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4列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满足时速250公里、350公里等不同速度等级检测需要以及高寒、风沙环境运用需求。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

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轨道检测系统,最高检测速度可达400kmh。目前国铁集团市场已装备近60套、城轨市场已装备近20套GJ-6型轨道检测系统。
时速80公里钢轨探伤车的自主化

攻克了大操作空间探轮承载机构、探轮2D激光自动对中、钢轨伤损智能识别、模块化动力下悬式布置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GTC-80X型钢轨探伤车”,探伤检测速度可达到80kmh,打破了国外对钢轨探伤车关键技术的垄断。
综合巡检车

以轨道车作为平台,实现对高铁工电供专业主要设备外观状态同时巡检,满足高铁在较短天窗时间内高效巡检的需求,目前全路已装备8辆。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车

攻克了机械液压集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障碍物识别技术、高清成像技术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了“WX25T型高速铁路隧道检查车”,突破了传统检测模式,以创新结构设计及完全自主避障控制方式实现了车载式隧道衬砌自动检测。
高铁接触网检测车

是安装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的接触网检测车,自带动力运行,最高运行速度120kmh,可对接触网的零部件实施成像检测,测量接触网的静态几何参数,通过对检测数据的识别与分析,全面掌握接触网状态,指导接触网维护。
基础设施检修数据集成化分析平台

为国铁集团、路局、站段用户提供远程在线专家分析服务响应,为研究人员提供便捷的数据获取和方法验证工作环境,为维修生产管理和数据分析的本地化服务、远程支持、云端应用、定制化的软件和算法管理平台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奠定了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列车

以城市轨道交通B型车为载体,研制了集轨道几何、钢轨轮廓、钢轨表面状态、接触网、轮轨力、通信等专业于一体、最高设计检测速度120kmh的城市轨道综合检测列车,解决了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检测设备检测效率低、检测数据时空同步性差、难以综合分析等问题。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包括标定库及标定线(在建)等高质量试验环境,开展检测设备及系统的校准、标定,同时具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系统集成、测试、检修等功能。目前拥有轨道几何、轨道状态、接触网、钢轨探伤、通信、信号等检测系统专用校准设备。通过校准设备对各检测系统及时校准,保证检测系统技术状态良好。
“走出去”

紧抓铁路“走出去”机遇,基础设施检测产品销售到海外蒙内铁路和亚吉铁路。配合铁路“走出去”战略,牵头ISOTC269—“轨道质量检测”标准制定工作。在英国主持了ISOTC269(AHG12)项目阶段会,正式批准成立“WG02轨道质量评估(Track quality evaluation)”项目组,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主持的第一个ISO国际标准项目,标志着中国铁路ISO标准国际化工作又取得重要进展。
承担中国铁路总公司课题《UIC接触网系统特性及受电弓技术条件标准修订研究》,多次参加在西班牙、法国召开的UIC牵引供电专家组会议,代表中国牵引供电领域参与了UIC608、IRS70023、IRS70015、IRS70019等标准的修订,提出的相关修订意见均获得采纳。

积极参与中日韩铁路技术交流,组织中日韩三方技术人员在北京召开《接触网监测技术研究(Study on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for contact lines)》技术交流会。第17届中日韩铁路技术交流年会,加入中日韩三方新合作项目《接触网检测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its utilizing method for contact lines maintenance)》,持续开展三方在接触网检测监测及数据分析方面的技术交流合作。
人才培养
积极做好高端人才培养工作,深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选派技术骨干赴美国、德国等参加铁路检修维护与大数据应用技术等培训学习。入选国铁集团“百千万”人才专业领军人物1人、专业带头6人,获得火车头奖章3人,首都劳动模范1人,铁路五四青年奖章2人,北京市优秀工会工作者1人。
明星团队
基础设施检测团队
主要负责全路基础设施综合检测、轨道检测、接触网检测、信号检测和通信检测等业务的具体实施,运用管理14列综合检测列车和8辆专业检查车。2020年的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检测团队不畏艰险,逆行而上,组建运营检测突击队14支、党员突击奉献90人次,无怨无悔地奋战在运营检测和服务保障工作第一线,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创新团队
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代表含义是实现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0缺陷、0故障、0事故。2005年开始,创新团队开展了大量的综合检测列车技术方案和技术条件的研究工作。2006年8月,我国高速综合检测列车项目正式启动,创新团队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成功完成了我国首列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综合系统自主研发和集成工作,在京津城际铁路联调联试和试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成功研制和应用填补了我国铁路高速综合检测技术的空白。
时速400公里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创新团队
2009年10月科技部正式立项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最高试验速度400kmh高速检测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创新团队历时2年多完成了世界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最高试验检测速度400kmh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研制,同时建成了具有综合评估和维护决策支持能力的检测数据中心,为建立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移动检测及安全评估技术和标准规范体系奠定基础。创新团队研制完成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随即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为京沪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做出了重要贡献,被铁道部授予“全国铁路党内优质品牌的称号”。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健康状态检测评估技术创新团队
被列入科技部2015年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创新团队由基础所、通号所、机辆所等单位组建,在高速铁路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等基础设施健康状态检测评估技术方面取得了系列开创性成果。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提供了安全保障,改写了检测尖端产品一直以来依靠进口的历史,引领世界高铁基础设施健康状态检测评估技术的发展方向。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检测中心作为全路基础设施检测管理机构,必将以饱满的热情、勇于担当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心努力前行,奋力开创检测中心发展新局面。站在基础设施检测业务市场化、法治化新的历史起点上,检测中心(基础所)将持续发挥骨干、尖兵、平台作用,不断为国铁集团及所属企业提供优质的检测服务,为建成国内一流的专业检测机构和咨询中心而奋斗,为新时代中国铁路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