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和老伴到内蒙古旅游,曾专程到治沙中心---恩格贝观光。恩格贝在蒙古语中意为平安吉祥。它地处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的恩格贝镇。历史上这里曾是一快水草丰美,风景秀丽的地方,由于滥垦、过牧和环境恶化,土地严重沙化。自1989年起,经过20多年的生态建设,现在的恩格贝已是国家4A风景区,是享誉中外的一张生态名片。

恩格贝总面积30万亩,其中沙漠18万亩,草场12万亩,林木10多万株,水塘面积1万余亩。令人罕见的是:这里的沙漠与绿洲泾渭分明,一边是茫茫沙漠,另一边是充满生机的绿地。

这片绿地是20多年来许多勤劳的造林者不辞劳苦、不计报酬,用生命的泉水浇灌出来的。许多人熟知的一位叫远山正瑛的日本农业博士,在80年代他83岁时带领一批志愿者在这里每天种树10小时。2004年2月,老人97岁时去世后,把骨灰埋在这里的黄沙下。人们尊称他为“沙丘之父”“治沙愚公”,并为他建立纪念碑,让人永远敬仰。

在通往“恩格贝度假村”边的一条主路两旁,摆放着数十块近似长条状,大小不一的石块,每块石头上都雕刻着一个单位的名称,并用红漆渲染十分耀眼。有趣的是这些名称都是铁道部下属单位,有各铁路局、院校、机关。我和老伴逐个观看查找,终于找到了刻有“铁道科学研究院”的石块静卧路边。石块体积约200x80CM,我们十分兴奋立即拍照留念。经过仔细搜索石块上除单位名称外没有别的字迹,让我们感到茫然。从当地绿化人员处得知,这些石碑可能是治沙造林期间为捐款单位留下的纪念标志。这说明恩格贝绿化治沙中,铁道科学研究院曾经贡献过力量,才留下这一永恒的纪念,作为老职工我们当然感到光荣和喜悦。

旅游结束后,恩格贝的黄沙及一草一木都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希望以后再去时,恩格贝已全部披上绿装,成为碧水蓝天,绿树清风的旅游圣地。铁科院也将为祖国环境绿化再立新供,名留千古。

余心惠
201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