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7 阅读次数:4325
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3年度国铁集团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
——开放项目申报指南
为促进学术交流,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开放。根据国铁集团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申报的相关要求,以及实验室研究方向设置开放项目,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工作者到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同时鼓励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与国内外同行联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充分发挥开放运行专项经费的作用,凝聚和培养科技人才。
一、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于2008年5月14日通过科技部批复建设,2012年11月20日通过科技部验收,2023年2月改名为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管部门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单位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实验室是为建立高速铁路轨道系统自主创新体系、提升行业科研水平、把握行业科技创新主导权而组建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建设目标是瞄准国际最先进的高速轨道技术,建立和完善我国高速铁路轨道系统自主创新体系和研发环境,发挥应用基础理论、技术开发和实验研究等多重功能,全力开展高速轨道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研究成果转化,使之成为高速铁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基地和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搭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轨道系统的综合研究实验平台。
实验室拥有轨道结构、桥梁结构、路基工程、隧道工程和工程材料5个试验单元,具备较为完善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现有建筑面积621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数842台/套,仪器设备原值18670.7万元。近年来,实验室围绕高速铁路线路工程变形控制与系统可靠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取得系列重大原创成果,承担各类在研课题近200项。实验室具体情况如试验功能、设备共享、开放课题研究内容等可实地考察或电话咨询。
二、开放课题主要资助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开放项目1:湿热多雨区高铁红黏土路基服役性能演变机理与智能评估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湿度循环变化下高铁压实红黏土填料动力特性与刚度演变规律及内在机制;研究反复湿化与动载联合作用下红黏土路基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湿热环境下高铁路基-轨道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模型以及路基长期变形向轨道结构映射机理;研发基于多场多源信息的高铁轨道-路基体系服役性能监测技术与智能评估方法。
预期目标:建立考虑循环湿化-动力耦合效应的红黏土路基长期变形性能预测模型,获得湿度循环变化下高铁红黏土路基动力响应特征与演变规律;构建融合静动态多源数据的高铁路基服役状态监测技术,建立高铁无砟轨道—路基体系服役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与智能预测方法,提出高铁红黏土路基不均匀沉降阈值与风险分级控制标准。申请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
开放项目2:纵连板式轨道接缝用聚氨酯混凝土的结构与环境适应性原理及应用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纵连板式轨道结构服役环境,研究宽温域范围纵连板式轨道结构接缝部位的受力与变形规律,研发性能可调的弹性聚氨酯混凝土配制原理与技术,研究服役条件下聚氨酯混凝土的环境适应性,研究纵连轨道结构接缝聚氨酯混凝土指标体系与天窗施工技术。
预期目标:厘清-10~70℃宽温域范围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板接缝受力特征与变形规律,研发可适应纵连板式轨道结构力学与变形要求的高耐久性弹韧性聚氨酯混凝土,建立天窗条件下轨道板接缝聚氨酯混凝土施工技术,形成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板接缝弹韧性混凝土成套技术。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及以上,申请专利2项。
三、申请指南
1.项目申报人须按规定格式填写《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申报书》(附件1),经所在单位加盖单位公章后,在《指南》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纸质材料(统一邮寄到重点实验室秘书处),同时将盖章的项目申报书扫描件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
2.两个及以上单位联合申报项目时,应共同签署《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联合申报协议》(附件2)。
3.实验室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与推荐;将项目申报书等申报资料一并报送国铁集团科信部。
4.申请截止日为2023年7月2日24时(申请书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凭)。签字盖章的扫描件及word版统一提交到13810715250@163.com。
5.项目管理执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实验室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铁科院科研2号楼S503室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人:姜文超
电话:13810715250
电子邮箱:13810715250@163.com
微信公众号:carstjs
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3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