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4 阅读次数:17721
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25年度国铁集团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
——自研项目申报指南
为了充分发挥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创新平台作用,吸引全社会高水平创新团队和科研人员,持续推进铁路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和实验室能力提升,取得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成果,根据国铁集团相关通知要求,特组织国铁集团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自研项目申报,支持工程中心开展铁路相关领域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前瞻技术研究。
一、工程中心简介
工程中心是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中心围绕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主要开展移动装备、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调度、客运服务、节能环保、信息化和安全保障等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关键系统研发、重要装备研制和综合试验验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作用,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以及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二、基本要求
1. 项目应重点聚焦国家战略部署、国铁集团需求及世界铁路技术前沿方向,开展铁路相关领域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前瞻技术研究。
2. 项目研究应结合工程中心功能定位,充分依托工程中心既有实验室设备、人才等资源,项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预期研究成果清晰、明确。
3.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应为工程中心依托单位,单个项目承担单位数量(含牵头单位)一般不超过3家,参研人员数量(含项目负责人)一般不超过15人。
4. 本项目申报指南拟支持设立自研项目1项,支持经费一般不超过90万元,实施周期为2-3年。
三、自研项目支持方向
1. 道岔轨旁控制及监测一体化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1)转辙机轨旁控制及监测一体化系统结构研究。开展全电子执行单元扩展功能及系统结构优化方案研究,通过系统集成化和小型化,实现转辙机转换和控制监测一体化;(2)基于独立动作和表示电路的道岔控制技术研究。开展动作和表示回路独立供电方案研究,实现对转辙机位置状态的持续检测;开展室内联锁与转辙机轨旁控制系统的接口技术研究;(3)基于边缘计算的转辙机状态视频监测技术研究。开展传感器选型与配置方案研究;运用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算法,开展转辙机关键参数自动检测研究;(4)基于高速以太网的数据传输技术研究。开展通信安全协议和多路冗余通道方案研究,确保数据传输安全性和可靠性;开展多路工况监测视频数据的整合技术和网络拥塞控制策略,确保在高负载情况下视频流的流畅性。
预期目标:(1)道岔控制距离大于40km;(2)道岔轨旁控制及监测一体化设备尺寸不大于60cm*50cm*50cm;(3)设备适应轨旁环境,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10万小时;(4)高速以太网通信系统应在发生网络中断时,具备在1秒内自动恢复通信的能力。
预期成果:样机1套;研究报告1份;发表或录用SCI/EI期刊论文2篇;申请软著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
四、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
(2)具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基础或工作经历。
(3)与工程中心依托单位有劳动合同关系或实际在工程中心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2.申报程序
(1)项目申报人须按规定格式填写《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申报书》(附件1),经所在单位加盖单位公章后,在《指南》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纸质材料,同时将盖章的项目申报书扫描件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
(2) 两个及以上单位联合申报项目时,应共同签署《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联合申报协议》(附件2)。
(3)工程中心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与推荐;将项目申报书报等申报资料一并送国铁集团科信部。
3.申报截止时间
项目申报截止日期:2025年5月27日。
五、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执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实验室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及相关规定。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金安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院15号楼608A室
邮编:100081电话:010-51893595
传真:010-51876468E-mail: nerc-hsrurt@rails.cn
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25年5月14日